3月25日,市教育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名校+”工程第四观摩组先后赴雁塔区、航天基地、曲江新区、灞桥区实地观摩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名校+”工程开展情况。
深度融合 在兼容并济中不断攀升打造品牌
在大雁塔小学西沣分校,学校相关负责人向市教育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名校+”工程第四观摩组介绍学校“名校+”发展情况,受到观摩组成员一致点赞。
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常年紧抓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提升“+校”教师队伍,教育联合体以“转任交流” “师徒结对”“抱团培训”为突破口。2020年,“名校”派出管理人员及教师共14人次交流到“+校”,其中含1名省能手和6名市区优秀教师。在教育联合体内师徒“一日影子·主带副助”帮教工作有序进行,“+校”到“名校”跟岗学习已形成常态,有针对性地助力教师快速成长。
近年来,学校始终以“和”文化为精神家园,以“重习惯养成教育,为孩子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为总纲,努力办好人民家门口的好学校。
如今,在“名校+”工程的建设中,大雁塔小学教育联合体“名校”“+校”已发展成一个共同体,“名校”在兼容并济中,不断攀升,打造品牌;“+校”在传承创新中,不断提升,彰显特色。经过不断地深度融合,“名校+”教育联合体办学成效显著。纷纷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成长为“有口碑,有品位,受家长欢迎,学生热爱”的家门口的“佳”学校。
各美其美 让“名校”和“+校”焕发生机
在西安航天城第一小学,沙画教室、教师书吧、学生书吧、皮影工作坊、科学教室 优美的校园环境、功能部室齐全的办学条件及特色社团开展情况给观摩组成员留下深刻印象。
航天城第一小学副校长芦焰介绍,2020年5月,航天城一小与北里王小学组建为市级“名校+”教育联合体,两校组建模式为委托管理。一年来,两校从“教学管理、教育科研、教师交流、家校共育”等方面实施一体化管理,学校教学质量得到了提升,家长及社会满意度增强。
学校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借助科技手段实现传统技艺的传承,学校的中国·影工作坊皮影社团邀请国家非遗传承人魏金全老师为专业指导老师,社团集表演,配音,雕刻于一体,表演团队先后多次获得省市级荣誉奖项。
据介绍,建校以来,该校始终坚持“传承与创新”的办学思路,聚焦育人目标,确立了五育并举的“承·新”课程文化体系,落实立德树人,相继构建了“分级阅读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STEM课程,所在大厅里所展示的部分学生作品,就是学校传统文化课程的部分成果。
“让教育回归生活,回归人,办有根的教育”
“让教育回归生活,回归人,办有根的教育”,走进西安市曲江第六小学,这样的办学理念格外引人瞩目,据了解,曲江六小以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念为依托所树立的办学目标,也是该校始终不变的初心与坚守。
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曲江二小教育集团“+校”的曲江六小,从建校初期,就接受了曲江二小各部门常规工作的培训、工作流程的发放以及工作标准要求详细讲解,实现办学高起点。教师交流方面,通过输送提拔、承担重任,跨校区带徒、定期轮岗等实现“教师的柔性流动,促使优质教师资源的价值充分最大化。“这样做既能保证 +校 教师的提升带动,也不影响总校的正常运行。
据了解,为了促进区域优质教育均衡发展,曲江新区今年计划新建学校3所,新增学位7800个。机制体制方面,实行校长负责制,给校长放权赋能,实行公办体制下的教师全员聘任制,激发教师团队活力。
发挥名校示范引领作用 让优质教育惠及更多孩子
在西安市东城第一中学教室里,一堂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吸引了观摩组人员驻足围观,小组合作,师生互动,严肃的课堂显得格外热闹
学校负责人介绍,“名校+”工程开展以来,学校进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效课堂改革。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打破常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的欢迎,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东城一中在办好家门口好学校的同时,积极吸纳薄弱学校,发挥名校示范引领作用,先后与五十六中(现在的东城一中五十六中校区)、宇航中学、高桥中学、汉中略钢九年制学校组成教育联合体,覆盖师生5000余人。随着“名校+”工程的深入推进,教育联合体的作用不断扩大,“名校+”的魅力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师生在这里收获成长。
随着“名校+”工程的深入推进,东城一中56中校区得到了长足发展,学生数量由2019年的210名增加到2020年的273名,增加了1个教学班。